在12月中旬一系列GRI运价上调的推动下,跨太平洋集装箱现货运价本周大幅上涨。
在德鲁里世界集装箱指数录得现货价格周比上涨26%之后,从亚洲到美国西海岸的跨太平洋东行航线的托运人发现,一个大柜(40英尺箱)要多支付近1000美元。
WCI上海至洛杉矶航线每箱上涨913美元,本周收于4499美元/FEU。
美国东部和墨西哥湾沿岸的货主也面临类似的价格上涨,WCI的上海-纽约航线上周上涨17%,收于6074美元/FEU。
尽管上海-纽约运价上周小幅上涨,但本周上海-洛杉矶运价的上涨是数周来的首次上涨。
与此同时,追踪这两条跨太平洋航线的Xeneta XSI短期指数录得10%的周涨幅,达到每4391美元/FEU。
1月份一系列GRI和计划中的其他附加费
或将使跨太平洋即期运价再次大幅上涨
分析师表示:“德鲁里预计未来一周跨太平洋贸易运费将上调,原因是1月份ILA港口罢工即将来临,加上预计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关税将上调。”
据消息人士称,许多跨太平洋航运公司已向FMC提交了1月1日GRI:中远、长荣、赫伯罗特、HMM和YML的目标是3000美元/FEU;CMA CGM和ZIM将征收2,000美元/FEU;ONE着眼于1,000美元/FEU。
与此同时,跨大西洋航运公司的现货运价也在上涨,WCI的鹿特丹-纽约航线上周上涨3%,收于2,713美元/FEU,同比上涨约83%。XSI的跨大西洋部分的价格每周上涨3%,达到2,814美元/FEU。
MSC日前表示,将从1月18日起将北欧至美国的EOS从计划中的1000美元/FEU上调至2500美元。如果其他航运公司效仿地中海航运(MSC)的做法,跨大西洋现货运价可能在下个月进一步上涨。“鉴于跨大西洋航线网络将在2025年开始重组服务,预计明年头几个月将出现运营中断。”因此,MSC宣布从1月18日起提高EOS,直至另行通知。
当然,计划的实施日期是在ILA-USMX1月15日谈判截止日期后的三天左右,因此跨大西洋托运人仍有许多重要的变量需要考虑。
对于亚欧航运公司来说,这是相对平静的一周,WCI上海-鹿特丹港现货运价下滑1%,至4,819美元/FEU,扭转了上周因全球气候变化而小幅上涨的局面。
WCI的上海-热那亚分支也下跌2%,至5424美元/FEU。
按照惯例,大多数托运人和货代现在应该已经结束了与承运人在亚欧航线上的年度运价谈判。但今年,承运商和3PL都预计大多数托运人将在明年第一季度签署这些协议。
上一条
高达920%!美国欲加税中国石墨,全球供应链要变天?
近日,北美石墨矿商向美国政府提出对中国供应的电池金属加征高达920%关税的请求,理由是中国通过大规模补贴导致低价倾销,造成石墨产能过剩、价格紊乱,并对美国本土生产商造成了冲击。这一消息引发了国际贸易和物流领域的广泛关注,也为货代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石墨是
下一条
一集装箱船在港作业侧翻
12月23日上午,一艘停靠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主要集装箱港口阿姆巴利港的小型集装箱船在装载作业中失去稳定并侧翻。港口官员正在努力控制损失并清理船只。这艘名为Amnah(5200载重吨)的船在港装载集装箱时,突然向码头倾斜,最终侧翻。土耳其官员说,船上有15名船员